用爱植起一片幸福之林

发布时间: 2012-08-20 18:53:20    来源:     

从心开始,铸造和谐团队

加柔.jpg

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校长:郑科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出色的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51中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这位已经从事教育事业30多年的老教师、任十七年校长的郑科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一名校长,安身立命之本不是权威、管理者或者服务,而是有能力把握学校的“航向”。这就需要眼光、视野和理念,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教育实践。
    2005年5月郑校长调入51中,带领全体教职工作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他读书、学习,和教师讨论课程改革,给教师开讲座以激发教师的育人激情……提前实现了其进校之初制定的三年工作计划,同时学校也取得了连续9次获得郑州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的喜人成绩。而郑校长本人也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郑州市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园丁奖,郑州市教育管理先进个人,郑州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三育人先进个人,郑州市教学教改先进个人,郑州市安全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有人把校长比作学校的“灵魂”。的确,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战线,一位校长的个人思想、品格、风格乃至性格,都可能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51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要靠一位好校长的人格魅力,靠完善的制度管理,更要靠学校文化的引领。“一所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有一个高效、廉洁、团结、拼搏的领导集体,只有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才算是抓住了办学的关键。”为此,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领导干部做到师德师表优于教师,教学研究先于教师,参与活动多于教师,教育科研好于教师,日常管理服务教师,工作作风感染教师,工作时间早于教师,言行举止引导教师。以此来自加压力,奋发进取,规范自身,发展自我。努力做到分工协作,分层负责,减少重复、不必要的会议,充分发挥各部门自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管理效率,构建以人为本的育人氛围。
    学校坚持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学校重大事情的处理,重要决议决定的形成,都必经行校务会研究、行政会讨论,交教代会通过。各种评优评先、人事职称,严格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进行。尤其是今年,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到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笔试、演讲、答辩的方式,产生了新一届中层干部,教职工对此都很满意,相信在新一届领导干部的带领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会取得更加迅速的提高。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干部队伍。为此51中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包教研组、包年级组、包毕业班级,要求积极参加学科教研、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干部的业务水平,转变了干部作风。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艺术和方法,学校利用每一次校务会、行政会,由校长带领大家学习一到两篇文章,通过学习,领导班子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理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与水平逐年提升。
   “在日常管理中,作为校长不仅要注意学校硬件的建设,还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致力于教科研的实施,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出一种民主、宽松而又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郑科建如是说。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有新的管理模式,惟有和谐的管理,才能达到人、财、物的和谐配置,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过程、结果的和谐统一。用先进的文化理念统领学校的健康有序发展,才能使全校上下理念一致、目标一致、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才能使学校成为全校师生事业发展的平台、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才能不辜负各级领导和广大家长的期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发展需要的教育。

 

思学思新,引领教师在探索中创新

学校的繁荣发展来自于教师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和他们的奉献精神,这种能力和精神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核心,也是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他们创设有利于专业成长的人文环境,51中不断探索,以学习、培训、课题研究等方式,引领教师不断进步。
51中开展的青年教师“六个一”比赛,就是学校的传统,这个比赛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可让青年教师赛出特点、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与此同时,以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为契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延续性,新分大学生都要上月汇报课,写课例分析,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期听课不少于30节。要求新任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总结与反思,每月写出个人教育案例与反思、优秀教育教学设计等。
    学校每年都要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及业务培训,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积极开展以教育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课改培训等。近年来,学校邀请了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宝华、教研室书记刘宁以及周边学校的优秀班主任,他们精彩而富有激情的报告不仅赢得了教师的赞誉,更使学校受益匪浅,同时,学校还多次邀请郑州市教研室所有学科的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邀请家长及周边单位领导来学校听课、评课,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习是现代教师的第一需要,不断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有的教师认为我们学习的已经够多了,再学也没什么用处,针对教师这一现状,51中开展了以课题组为阵地,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组织教师学习与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等;组织他们学习所任教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让教师阅读教育刊物,举行教师读书交流会,谈学习体会,在交流中有不少教师谈了自己学习的东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不断举行读书笔记展评、课题研究沙龙,让教师学习、思考、交流,通过研讨学习,促使他们学习内容不断内化,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如一名教师参加省级创新学习论坛活动,回学校后谈学习感想,上示范课,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从校长、课题主持人到教师,人人坚持学习,在学习中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学校派出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的教研活动,让教师走出去,不断获得最新的教研信息。教师的研究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我们学校教师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型学校正在不断够构建形成完善。”教师们针对学校开展的学习研究活动,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教师既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新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研究、创新改进。由一名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发展成为骨干教师、名教师,成为业内行家里手。”教学副校长说,学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目的。就是要把教师培养成才,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健康发展的好学生。
    学校经过不断组织教师学习、探究创新,教师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在省市优质课比赛中,有4位教师获省级一等奖, 5位教师获二等奖,还有8位老师参加市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2007年9月,51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定级达标活动中,优秀课率达95%;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已是蔚然成风。有的教师听课再上课,有的教师请别人到班上示范课,有的教师一学期听课达120节。51中语文、政史地教研组获市优秀教研组称号。教师所撰写论文发表或获奖达90多篇,学校还编印了教师论文集进行推介,供老师们相互学习。
以德育人,幸福从此溢满心房
    成才先成人,育智先育人。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他教育学生首先要求立志受道,由此可见,我国教育史上都十分重视以德育人。 而素质教育要求“五育”并重,以德为首。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所以,以德育人是当今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塑造人的工程。郑校长提出:“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做好人,办好事”的指导思想。学校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发展要求,坚持“抓早、抓细、抓薄弱、抓反复”的原则,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使良好的班风、校风及学风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绿色人生的形成。
    近几年来,学校以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卫生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做人教育为抓手,在全校深入开展‘做文明师生,创文明校园’活动,进行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等的考核评比,并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效果。
以“问候制、首视制”为载体,学校从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为重点的文明规范教育。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创建以“文明进校,文明上课,文明课间,文明离校”为特点的文明校园。
    利用升旗仪式,在国旗下演讲,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重大节日,进行“五爱”“四有”传统美德教育,利用黑板报评比、演讲、读书、主题班会、参观德育基地、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尤其是家长参与学校德育的力度,加强家长护校工作,逐步形成劳动、安全、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爱国主义及家庭教育等几个社会教育板块,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从而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组建一个更完善的教育网络,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顽强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重视课堂过程中的德育教育。现在班级课堂的稳定性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上课期间迟到的、不交作业的少了、外出闲逛的学生没有了,相反帮助老师的、上课积极发言学生多了……
    组建兴趣团体,开辟学生发展的天地。学校从学生的特长、兴趣入手分别成立了文学社、兴趣组、摄影组、乐队等,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的才华得以尽情展示,同时利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十佳中学生评比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注重特长能力的提升。
   “在学校的教育中,让师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目的就是能够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感受生命的神圣和美好,幸福从此溢满心房。”郑科建说。51中正在用     “以人为本,以德为魂”的校园文化理念,积极构建完整全面的师生发展平台,推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大爱若水,惠泽无声

温家宝总理说过: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51中,教师作为创造学校文化的中坚力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内在爱的方式,推动学校文化的生长。在校长的文化引领下,51中把教师人际文化的重建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学生是教育创新的实验田,师生形象是流动的精神文化。
    在采访中笔者时时为眼前看到的美好的事物感动着,也正是因为有了以郑科建为首的学人呕心沥血的浇灌,51中的校园才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璀璨的学习和争创之花!学生病床前总有老师抚慰,进步与落后都会有老师热情的激励和鞭策,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爱生如子已成为51中人的一种人格背景和职业文化景观。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师的伟大使命是让孩子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当老师们激情昂扬地批改作业时,会感到每一本作业如同一个期待诱导的活泼精灵,一本本的精雕细刻,一页页的倾注关爱,眼睛在游弋中可品味智慧的芬芳,手指在滑动中可挥洒心灵的爱香。老师们在知识中寻觅, 在课堂上耕耘,将在爱的传递中感悟职业的魅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51中的老师不论是对学生、对同事还是对他人,都有爱心、有包容心、理解心、同情心,学校还定期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做到了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努力形成全体教师都有爱生精神、敬业精神、乐业精神和专业精神,都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以律己,忠于职守,服务学生,提高质量的工作氛围。
    郑校长说:“‘爱生、敬业、博学、善导’是我们的教风,‘使人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的办学宗旨,‘人人自信,个个成才’是我们向社会和家长的庄严承诺。”面对这样富有教学激情的校长、面对这样一支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面对这样一群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面对这样一张张奋发向上的笑脸,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雄厚教育积淀的郑州51中将以骄人的质量和成功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学校,在51中学的校园中,时时嗅出缕缕书香和灵魂的气息。厚德载物,宁静志远。用心去翻开郑州市51中学发展的书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璀璨的光;嗅到的,不仅仅是果实的香;更能打动我们的,是在郑校长领导下的一批优秀的领导班子和教师们,他们以教师最原始的使命和最朴素的情怀温暖着学生的灵魂,升华着孩子们的内心,塑造着孩子们面对社会面对挑战的综合素质,于默默奉献之中,提升着孩子们的生活和生命价值!在某个瞬间,我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51中是有内涵的!它更多地包含着自己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东西。它厚重、饱满、自信、有实力,有较高的教育质量,优秀的师资队伍,相当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社会声誉。它包容着办学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一生的追求。它更像种子发芽的状态和庞大的根系,看不出枝繁叶茂,繁华似锦,但确实是这一切繁荣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