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级非遗

香包

2016-12-23 10:02:50 来源:
字号  

 

    香包,古人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未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香包从狭义讲,是指里面填充丁香、雄黄、艾叶末、冰片、霍香、苍术等具有芳香除湿功效的中药材粉末,外表绣以各种图案的实体造型工艺品。它形状像包,填充物又有香味,故称“香包”。香包从广义讲,既包括实体型香包,又包括没有填装料的各类刺绣工艺品,如刺绣鞋垫、肚兜、帽子、披肩、枕套、台布、门帘、烟包等。香包范围的扩大,既反映了历史的演进,也反映了劳动妇女与时俱进的创新智慧。从我国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图案为主,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

    香包刺绣手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或有头有身无腿,或身长腿短,以爪代腿等。如肩头狮虎,一般头比身大,有爪无腿,既不是真实形象,又不合形体比例,完全由刺绣艺人随艺术思考刺就,在针线中表现了高超的民俗技艺,具有很高的价值。
    2009年,香包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