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杜岭街道办事处

杜岭街道办事处年代变迁

2018-01-01 10:08:10 来源: 杜岭街道办事处

杜岭街道办事处年代变迁

  在商都郑州市中心,有这样一个街道,它始建于1951年,它的变迁浓缩了郑州这座古老城市的发展,它的故事印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文化杜岭.jpg

【故事一】

   一座四方鼎  奠基商王城

老房子.png

老房子



       道光二十九年,郑州久旱,杜岭村民祈雨功成。杜家人集资在村南古城墙高处建了一座庙宇,以谢天地。

       古城墙?没错。就是商朝亳都的古城墙!

      据文献记载与前人考证,此亳都就是商王太戊之子仲丁从商丘搬过来的商朝新都城,这段城墙,就是仲丁建都的遗迹!何以见得?

     1974年,按照毛主席教导的“深挖洞、广积粮”的指示精神,全国各地大量部队、百姓开始挖地道。9月份,因为工期紧张,人员紧缺,我也被选到工作队,到杜岭街、张寨南街挖地道。

     事隔多年,我依然记得清晰,去的那一天下着小雨,凉飕飕。冷虽冷,但革命的热情高涨,我们一路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鱼贯躬身进入了施工通道。行进中,隧道内突然亮出一道火花,紧接着伴有镐头碰到金属器皿发出的响声,挖洞队伍立即停了下来。“这儿有东西!”前面一个工友大喊了一声。听声音是西里路2号院的袁海军。“啥呀?不会是炸弹吧?”大家都吓了一跳。“不是!不是!”袁海军和几位大胆的工友用铁锹清去周围的泥土,两只锈迹斑斑的“大香炉”很快露出原形。“可能是文物,我得去报告一声。”袁海军从我们身边挤过来,一路小跑着去找办事处领导了。工程停了下来,一群人围坐一团,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是啥文物,会值多少钱。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杜岭街办事处领导带人赶到了现场,预感事情重大,办事处立即上报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又请示了河南省博物馆,省博物馆来了七八个人到现场,查看后交代袁海军他们用锹一点一点挖,不要着急,千万不能损坏文物。我也搭不上手,就老老实实的蹲在一边看。

         刚刚挖出的洞的尽头,几件青铜重器孤零零地镶嵌在地道的右壁上:两件大铜鼎东西并列,端正地摆放在一起。一件较大,一件略小。一件铜鬲,放在那件较大的铜鼎内。埋藏者为了把高低不一的两件铜鼎摆放整齐,那尊略高的铜鼎下的生土,被挖低了一些,看上去,两鼎的口沿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两鼎形制、纹饰相同,双耳,斗形方腹,四个圆柱形空足。器表饰以饕餮纹、乳钉纹。

       防空洞深6米,长300多米!怎么从地洞内把大铜鼎运出去呢?博物馆的专家想了个办法:从防空洞上面打开一个洞,“有房子那么大”,开来一辆卷扬机,用钢丝和木杠捆牢,把青铜大鼎拖了上来。大鼎随后被运到杜岭街办事处办公室,办事处组织居民参观了几天,之后就被运走了。

      出土地点就是郑州百货大楼东北约500米处、商城遗址西城墙外约300米长的杜岭土岗上,地势高出周围4米左右。



【故事二】 

人民的剧院 豫剧的名义

河南人民剧院旧貌.png

人民剧院旧貌



       北二七路与西太康路交叉口北角,现在的丹尼斯大卫城这个地方,原来有一座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地标性建筑——河南人民剧院。这座剧院建于1953年, 2004年因旧城改造被拆除。

        50年的风风雨雨,红色的顶灰色的墙,矗立的三层小楼,它究竟经历了多少喜怒哀乐呢?咱们分而解之……

        1952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市。按照计划,省会迁郑应于1953年完成,因为同期开始的“三反”“五反”运动推迟了搬迁计划,直到1954年10月底,省会移址才完成。虽然时间有所推迟,但是伴随着省会迁郑这一重大利好消息,近百所大中专院校由外地迁郑或在郑建成。河南人民剧院、省工人文化宫、中原电影院、省体育场等文化体育场所也相继建成。

       河南人民剧院是当时级别最高的一个影剧院,具有俄式风格,门口一排大柱子,看台共有三层,分楼下和一楼、二楼,舞台设施齐全,还配备了排练厅、化妆室、外宾首长休息室等,成为当时省会郑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我省开庆祝会和表彰先进工作者的地方。也时常接待中外文艺团体、中央领导和省市领导。

       这个地方,平常的任务还是演出。1957年11月,梅兰芳剧团来了。梅兰芳先生亲自上阵,主演了《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奇双会》等经典曲目。

      七十年代初,这里还演出了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此外,常香玉等著名豫剧名家更是这里的常客,也因此,剧院成为名副其实、蜚声内外的豫剧大舞台。

     我的同事老刘说,上一篇写的杜岭中街是豫剧人的“圣地”,其实不是很恰当,应该说,豫剧人和豫剧观众对这个舞台更熟悉、更怀念,这里才真正是豫剧人心中的“圣地”!

 


 【故事三】

工作有创意 百姓就满意

杜岭街道的“楼院革命”

社区创建.jpg


       金水区杜岭街道办事处搞了一场名为2017年老旧楼院改造成果评选活动。这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工作活动,工作有创意,百姓就满意。

       这次评选活动包括此次活动包括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楼栋长、媒体记者等80余人,民意覆盖面和公正性很强。而且,街道的共建单位市政协还义务派出两辆中巴车,拉着代表们一个楼院一个楼院转。

       看什么?就看楼院的昨天和今天。

      杜岭街道办事处位于老城区,辖区内多为无主管楼院。从2017年3月份开始,全街道七个社区,一个社区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楼院,先行改造,示范引路。改造主要针对电线杂乱、院内墙体、车库铁门、路面、小区硬覆盖等方面下力气。现在,各样板楼院修旧如新,改造全部告捷,掀起盖头来,静等评审团评头论足。

      位于杜岭街的郑州幼师家属院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典型的老旧楼院。原来就是“光秃秃”的阿拉伯数字:127号院,现在却有了个温文尔雅的新名字:育仁里127号,这不是官方命名的,而是百姓的全票票决。

     “127”是如何翻身呢?改造“就地取才”。区政协委员、幼师美术教师吴雪影成了改造“指导员”。她带领弟子们,紧扣育人留香主题,把整个院落打扮的很有“文艺范儿”——大门右侧柱子上,设置欧式铁艺的门牌;院内原修鞋摊位改造升级为便民服务点,设置便民店广告牌和伸缩式遮阳棚,方便楼院居民生活;步入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信息栏,以壁画教师人物和黑板为元素,设计巧妙,特点突出。而最“化腐朽为神奇”的是,20多个原先丑不入眼的车棚,统统披上绿色,像一节一节车厢。车棚外墙面绘制精美的壁画,恰似一列幸福列车驶来。

      中医院社区杜岭中街60号院,经过整治后也有了自己的新名号:温馨之家。地干净,车归位,花茂盛。以弘扬家文化为主题的墙绘替代了斑驳灰暗的墙体。

    “我们的小区原来坑洼不平,现在像花园一样漂亮,楼道粉刷了,墙上也画了宣传十九大的画,感觉就俩字,得劲。”这是烟草院社区管辖的新村北街1号院居民代表王师傅的肺腑直言。前一段改造竣工后,居民代表和楼栋长商议后拍板说:以后,咱这里就叫“和谐苑”了。



【故事四】

美化楼院环,造福辖区居民


丹尼斯大卫城.jpg

丹尼斯大卫城


        西里路55号院建筑年代属于1995年前,至今已二十多年,普遍存在墙体老化,脱皮,严重影响楼院美观,为此张砦街社区按照“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于2017年10月25日召开了楼院居民代表会议,一致同意今年将西里路55号院作为试点楼院,按照“美化、净化、整洁”的要求,开展老旧楼院综合整治。

QQ图片20180101113016.png



         通过对墙体花坛进行重新粉刷,并手工绘画书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训格言,加装充电设备,安装健身器材,原本脏乱差的楼院如今焕然一新,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居民生活在环境优美的楼院,幸福指数陡然上升,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对楼院整治行动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