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细胞

郑州市第十四中学创建健康学校汇报材料

2019-01-28 09:02:38 来源:
字号  

郑州十四中是一所创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市直属完全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高级职称48人,中级职称64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45人。

近年来学校各项荣誉捷报频传,初高中连年多年荣获“教育教学创新先进单位”、“首批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学科特色类)”等荣誉称号;特色教育硕果累累,体育艺术特长队在国家乃至国际上声名远播;全校师生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分别荣获“郑州市平安建设基层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首届‘金烛奖’艺术教育先进学校”、“郑州市市级文明单位”、“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先进单位”、“郑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于2014年9月整体回迁。目前建筑面积达到28124㎡,现配备一流的硬件设施,体育场、科技馆、多功能数字化实验室、模拟驾驶室、演播厅、体艺楼等功能性教室一应俱全。

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带领下,学校正在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以此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一、立足文化,确立健康学校创建目标。

我校坐落在商代制陶作坊遗址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将陶文化融入学校的办学行为,构建以“陶塑人生”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形成了以陶塑人生为核心的办学思想。

郑州市第十四中学以“陶塑人生”为旗帜,陶品行,育有德之人;塑个性,展多元才艺。品赏生命,适性扬才;多元发展,陶冶成器。、我校健康学校创建工作以倡导以师生的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将“品赏生命,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以保障和促进师生健康为宗旨,营造健康环境。增强全体师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师生的健康素质,树立健康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以人为本,把握健康学校实施原则

依法规范,注重实效。依照国家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各中小学的体育卫生工作,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促进学校体育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开展创建“健康校园”活动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一些困扰我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开展创建“健康校园”活动,要使学生既成为受益的主体,也成为行动的主体,既要在目标、内容上突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需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做到发展为本、预防为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高度重视,构筑健康学校实施保障

 (一)成立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创建“健康校园”活动是我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一项突破性工作,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我校成立创建“健康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领导各司其职,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逐级列出创建计划和时间表,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加大投入,全面开展整治,确保创建工作任务。

 (二)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化的体育设施,努力改善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厕所等重点部位的设施设备。

 (三)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创建“健康校园”任务繁重,学校对照标准,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对教学环境和生活设施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把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起来并推向深入。

(四)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和师生及学生家长的知晓率和参与意识。引导创建“健康校园”活动顺利开展。

四、 围绕“健康”, 做好健康学校创建主要工作

(一)营造健康环境。我校建设规模和选址和校园规划、学校用地面积指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校舍主要建筑标准、学校环境与建筑设施(室内环境、室外环境、设施配置、校园环保建设)达标;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教室、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通风)、生活设施(学生宿舍、集体食堂、生活饮用水、厕所)、卫生保健室(设置、设施与设备)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又陆续投入建设了校园长廊,美化校园。

(二)提供健康饮食。开展放心食品工程。学校饮用水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学校食堂必须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食品留样及餐饮具消毒记录规范,不得出售凉拌菜、剩菜和“三无食品”。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须定点采购并建立台帐,符合采购索证登记要求。学校独创了中层以上领导人员陪餐制度,严格督促食堂各项工作。

(三)倡导健康生活。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宣传活动,大力开展爱眼护眼、保护牙齿、禁烟、禁毒、预防艾滋病、青春期健康等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人人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影响他们生活、卫生和健康的决策,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认识,保障充足的睡眠,消除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社团等课外教育活动。

(四)普及健康锻炼。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体育组负责落实“运动处方”,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推进大课间活动,大力发展体育艺术特色。

(五)培育健康心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指导学生通过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寻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决心理卫生问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教师无任何形式的体罚、变相体罚或污辱性语言行为。我校还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公众号《14中心理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心理辅导教师宋宇婷已成为学生的知心大姐姐。

(六)落实健康措施。加强对校园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开展健康体检和计划免疫接种。按照卫生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建立在校生每年一次常规体检制度,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制度。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完善学生晨检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和入学预防接种查验制度和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

(七)培训健康技能。将自救互救技能列入教师全员培训项目,7月在成都教师全员参加安全救护训练;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自救互救及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

 (八)完善健康保障。按要求配备专业保健医生。建立完善的学生健康保险制度。学校按要求参加了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

五、突出特色,开展健康学校创建重点活动

为确保“健康校园”各项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重点开展九项健康推进活动。

 (一)人人动手清洁校园。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整治校园环境卫生,利用义务劳动制度和群众性监督机制,引导师生主动关心学校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摒弃乱扔垃圾、乱贴乱画、随地吐痰等陋习,提高师生的公共环境卫生意识,不断改善校园整体环境水平。

 (二)人人知晓健康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帮助学生掌握保健常识和一定的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人人参加健身运动。完善学校体育设施、项目,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大力宣传科学健身方式,积极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组织学生每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我校推行自编的体现学校办学特的自编操《我相信》,动作优美,特色突出,已成为我校的健康运动名片。学校特色运动项目啦啦操,体育舞蹈、足球、乒乓球等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体育艺术特长队有赛必参,有奖必拿,2018年度荣获各项冠军等荣誉称号77项。

 (四)人人掌握救护技能。大力普及应对各类危险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开展各类应急自救基本技能的培训、测试和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五)人人参加健康体检。新生入学建立健康档案,在校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建立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制度,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六)人人养成健康习惯。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宣传、咨询、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均衡的生活方式;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9小时的睡眠时间。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遏制学生心理问题上升的趋势。

(七)人人参加健康保险。中小学生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85%以上;学校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参保率达到100%。

(八)人人劝阻吸烟行为。全面倡导校园控烟。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树立学生禁烟意识;开展喜闻乐见的控烟活动,培养教师控烟习惯。在校园标注禁烟标识,大力营造全面控烟的校园氛围。

(九)规范学校健康工作制度。12月参加全国青少年视力调查活动,作为专家组在郑州的督导点,我校组织严密,工作扎实,获得专家及上级领导一致好评。

总之,在这一年里,我们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摆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做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但在工作中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在新的学年,遵照上级指示,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做得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