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艳阳高照。记者走进新密市裕中电厂热电联产车间,感受别样的“温暖”风景。
上午11时,伴随着一号汽轮发电机组的轰鸣声,热水顺着包裹着银色保温层的新建管道,以每小时4300立方米的速度向郑州流去。
车间里,裕中电厂总经理助理张金星兴奋地告诉记者,经过一周多的试运行,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项目正式进入稳定运营阶段。南郊热源厂两台燃煤锅炉停用,我市南区600万平方米供热开始改用电厂热源。
裕中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实施热电联产改造后,通过今年新建的配套集中供热管网向郑州输送热水,可实现供热能力1100万平方米。“目前只开启一台30万千瓦机组,实现实际供热面积600万平方米,完全可以满足南区供热需要。”张金星告诉记者,另一台机组处于待命状态,“根据郑州市供热需要,另一台机组随时可以启动”。
从车间延伸出来的供热管道,到电厂外便不见踪影。“从电厂到郑州,管网绝大部分都深埋地下,部分管网在地下9至10米深。”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永中介绍,郑州南部区域属于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带,铺设管道除了深挖沟,还要架桥。
在大学南路的山后杜大桥,记者见到一段走在桥上的管道。“管道直径1.2米,管道由里及外依次包裹着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聚乙烯保护壳和能防紫外线的镀锌钢板,每公里温降只有0.1℃。”李永中说,当天电厂出水温度92℃,到达郑州后水温基本无变化。
裕中电厂“引热入郑”供暖管道南起新密裕中电厂,经新港大道、大学路,到达郑州南郊热源厂。今年7月正式动工,11月14日完成全部土建,12月14日并入供热主管网,开始试运行。
“引热入郑”为郑州增添了新热源,环保贡献同样可观。裕中电厂供热办主任马黎介绍,如果两台3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用,可实现入郑供热能力510兆瓦,可为中心城区减少用煤量18.5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2.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9万吨。“南郊热源厂两台燃煤锅炉运行一个月,消耗燃煤3万吨。”马黎说,热源替换后燃煤就用不上了,也就没了污染物排放。
记者了解到,除裕中电厂外,位于西四环的泰祥热电厂市区供热项目也已投用,荥阳国电“引热入郑”项目也在顺利推进,明年有望投用。“目前我市四环内除二马路供热分公司外,再无燃煤锅炉。”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供热已开启以外购为主、“煤改气”为辅的热源格局,“用清洁热源为绿城供暖,这句口号已经落到实处”。(郑州日报记者 聂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