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热源滞后一直是制约公司大发展的首要因素。如何破解发展困境?2013年,公司将发展的眼光扩展到整个郑州都市区,抢抓省内电厂供热改造机遇,提出了引进外围战略性热源促发展的新思路,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关注,市政府在召开多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后,2014年初,新密裕中电厂“引热入郑”工程被列入当年郑州市“十大实事”。市政府要求热力总公司按要求2014年要完成裕中电厂管道敷设等相关工作, 11月15日前具备投运条件,确保2014年实现向市区供热。就此,一场热力公司成立30年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时间最短、管线最长、管径最大、地埋最深、施工地况最为复杂的供热管网工程建设攻坚战打响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
——新密裕中电厂“引热入郑”工程建设纪实
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项目,是新密裕中电厂2台30万千瓦机组改造,供热能力510MW,项目建成,郑州市区将增加1100万㎡的供热能力,可减少中心城区用煤量18.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2.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393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0.693万吨。该项目南起裕中电厂首站,北至南郊热源厂,供热管径DN1200,管沟长度20公里,投资约4亿元。
热力人倾全力铺设暖之路
2014年1月20日,时令大寒,张总亲自带领郭颖悟、魏义剑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沿途13公里,爬坡下沟,过垃圾山,攀桥涵,徒步实地踏勘了大学路南延工程及321部分省道,为裕中电厂引热入郑勘察线路获取第一手资料。
2月,成立以张总任组长、郭副总为副组长的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领导小组,下设若干成员,争分夺秒与交运委、公安局联系对接,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市发改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批文。
4月,成立由王勇军、李永忠、秦辉、任鑫喜、任永泽等五名同志组成的新密裕中电厂热源入郑集中供热管网工程项目部,五名同志分工协作,进行选线、设计、工程招投标等一系列开工前的紧张筹备工作。
6月15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同时成立项目建设突击队,王勇军担任突击队长,负责项目部全面工作。自工程项目开工以来,作为突击队长,王勇军带领他的突击队员们,从酷暑到寒冬,不分昼夜,节假日及双休日依然坚守在工地一线,加快建设进度,以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180个日日夜夜,突击队员遇水架桥,见山开槽,他们在野外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跨河过路。山后杜大桥、泰山中桥、西鸿沟大桥、大赵大桥、采石场、石头山……一个个地名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个施工难点,里面浸透着“引热入郑”项目部突击队员的艰辛和汗水。在山后杜大桥项目施工现场,突击队员带领着施工现场的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打桩基。山后杜主管网桥梁全长550米,桥宽6米,30余根桩基、直径1.5米,每根都要打到25米深的岩石层。这段桥架是“引热入郑”项目的节点性工程,这个节点不能按期完工将影响整个“引热入郑”项目的按期投运。施工期间,连日降雨,项目部突击队员冒雨坚守在施工现场,由于地处郊外,再加上“沟沿儿风”吹着雨水全部打在身上,突击队员浑身湿透,但每一个人离开施工现场,他们深知,工程进度重要,但安全大于天。在采石场施工现场,这里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一层薄薄的土壤下面是不规则的巨大红色岩石,这些当地原先的采石场,地质条件非常恶劣,已经开挖的管网施工沟槽,很容易出现塌方。一场突如其来大雨就将挖好的沟槽掩埋过半,山丘滑坡造成沟槽还要重新开挖。困难与逆境,虽然折磨得突击队员们夜不能寐,身体消瘦,面庞漆黑,但他们却从未屈服,一次次被困难击倒,他们又一次次顽强地爬起来,与困难搏击,与时间赛跑,一个个艰难的施工节点被踩在脚下,管网在众人质疑的眼光中倔强的延伸。
工程建设到了最后的关键施工节点,管网要跨越150宽的溱水河,突击队长王勇军身先士卒,在施工现场一蹲就是十天十夜,周末的夜晚,悦耳的电话铃声响起:“爸,注意身体,女儿想你了”。女儿甜甜的声音让王队长眼眶湿润了,懂事的女儿和理解他的家人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啊,他感激他们,更愧疚他们。
任永泽突击队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在几个月的工程建设中,他和突击队其他队员一样一天也没休息过。盛夏,野外施工作业点温度高达40多度,烈日炎炎的旷野无处遮挡,他头顶骄阳一站就是一天,脸上、身上晒脱了皮,年轻的队友们总劝他“老任,你年龄大了,别和我们在这儿一块熬,你回去休息会,等天凉快些再来”。他总是坚决地一口回绝“我年龄比你们大,身体可不比你们差。”一晃就是几个月,从骄阳似火的盛夏到了寒风凛冽的寒冬,在最后的抢工期阶段,他和突击队的战友们日夜奋战在施工现场,瑟瑟的寒风无情的吹乱了他略微发白的头发,衣着单薄的他,渴了喝口冰凉的瓶装水,饿了啃口烧饼,火红的焊花映红了夜幕,也映红了他坚毅的面庞。
天道酬勤,管网如期完成各个施工节点。从新密裕中电厂到郑州南郊热源厂,共计敷设热力管道20×2公里,穿高速、跨沟涵,累计架设桥梁4座,热力检查井7座。
11月14日,20余公里的管网全线贯通,立即注水、冲洗、闭式循环、设备调试。
12月14日,在总公司领导的做阵指挥下,一次并网成功,成功加入集中供热。
项目的施工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主管局委、总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市长、秘书长、局委及总公司领导多次亲临施工现场视察指导工作,极大地鼓舞了突击队员和施工者的士气,坚定了他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强化了他们安全施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整个工程安全零事故。
裕中人展才华改造新热源
2014年12月22日,农历冬至,在新密裕中电厂热电联产车间,伴随着一号汽轮机发电机组的轰鸣声,摄氏90多度的热水顺着被抛光铝皮包裹着银光闪闪的新建管道,以每小时4300立方米的速度向南区供热分公司隔压站流去。
车间里,裕中电厂总经理助理张金星高兴地对我们说:“从运行的十来天来看,裕中电厂“引热入郑”项目已经进入了稳定运营阶段。”
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热力公司南郊热源厂的两台燃煤锅炉已经停用,6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被裕中电厂的热源所代替,使燃煤锅炉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大大地减少,郑州的蓝天白云也会更多一些。
后记:2014年12月22日,农历冬至,党委副书记李军池带着宣传处和项目部的同志们再次来到山后杜大桥,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山后杜大桥。第一次是2014年10月15日带领市民看热力时,那时施工者们正在紧张地架桥,工地现场忙碌而又“热闹”。这一次,整个山后杜大桥静静地矗立,直径为1.2米一供一回两条巨大的管子稳稳地整齐地排列在我们为它们专门建造的桥上,几十米长的桥宽使两根粗壮的管子让人的视觉有了震撼的延伸感,同行的李军池副书记和摄影师王喜波一起稳稳地走在宽大的管子上,以寻找更好的摄影角度,柔和的阳光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我微笑地看着笑容灿烂的他们,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我想只要是热力人,只要他(她)站在这条跌宕起伏的管线上,相信他(她)们的脸上都应该是开心的笑容,心中都该是满满的骄傲和自豪吧!